1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38号文”《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称将清理整顿从事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等各类交易场所。
不过,就在国务院正式发文之后,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依然无惧政策风险,称新一批艺术品份额上市已经通过审核。
天津文交所:无惧政策风险欲发行新份额
国务院“38号文”明确指出,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
在此政策尚在吹风阶段时,各交易所就已未雨绸缪,汉唐艺术品自本周二起对所有交易品种进行停牌,湖南文交所11月20日已经将此前发行的两个艺术品份额清理完毕。更多的文交所则处于观望状态,静候事态发展。
不过,“带头大哥”天津文交所目前仍正常运作。在“38号文”公布当天,天津文交所发布了一则公告,称一组绘画类艺术品经艺术品份额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上市事宜将另行公告。
天津文交所此行为不禁让市场猜测其早已经有“免死令”,所以才会无惧政策风险,仍然发售新的艺术品份额。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官员曾向媒体表示,天津文交所是国务院批准的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之一。
但是,天津文交所的行情却保持低迷,资金并不活跃。截至昨日收盘,天津文交所有4只上市交易的艺术品份额跌破发行价,昔日明星“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已跌至2元以下,风光不再。
记者观察
艺术品份额交易里的“击鼓传花”游戏
罗先生是首批尝试“天津文交所”模式的投资者,带着一百多万元入场,赚了少许就带着大部分资金获利离场,余下几万元全部留在了黄河咆哮(20001),然而大半年过去后,这笔投资已经损失了2万多元,“可能还有一万到几千吧,我现在已经不关心了。”罗先生如是说。而与罗先生一起入场的朋友也都走得七七八八了。
“文交所”模式一路走来,不少投资者究竟投资的是艺术品还是参与了一场资金的追逐游戏呢?一位资深的文交所模式投资者认为,由于艺术品具有未来现金流量不可预计、市场变现能力低、藏品难复制和估值无法量化等特有属性,很难在艺术品市场找到参照物,与收藏品市场的实物价格也严重脱节,于是极少有投资者希望“文交所”的艺术品份额退市,或者是直接从这个途径买入艺术品。
“目前来看,艺术品份额交易更像是一场资金与资金的交易,击鼓传花式的交易模式成为主流,被证券化的实物价值被弱化。”业内人士陈先生说。
天津文交所成立之初,低门槛、大众化和宽松的交易规则让艺术品投资这个小众的市场变成大众的狂欢,然而今年3月天津文交所在多种压力下决定修改规则,入市门槛一下提高十倍、严格控制的涨跌幅制度让“T+0”的交易模式变成“浮云”。
规则过严则限制了市场的活跃性,放松管制又将面临更多的压力,这是各地文交所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尽管后来成立的文交所也在不断改进,但依然问题多多,尚在探索最佳交易模式的路上。文/表记者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