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永州蓝山县湘威人文实验学校,学前班的学生拍完“毕业照”后,一个接一个拉着衣服排着队回教室,校长解释这样是为了让不懂事的孩子们养成排队的习惯。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蒋丽梅)
红网永州7月8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王欢)“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理想国’,它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高分人才,也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而联系现实背景,比如高考出现自杀考生,过分追捧状元,名校高材生杀害室友等等,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更重要。”本报深度调查报道《山里的自由教室》刊发后,长沙一名从事教育咨询工作多年的彭姓市民说。
“艺术的、人文的”,这些代表着现代文明价值精髓的词汇,在湖南永州蓝山县这所小学受到推崇并付诸实践。来自台湾的女校长李视芳,希望这里的孩子能从“认识一片树叶”当中认识个体的非单一性,能从音律中寻回灵性,从“排队放学中”体味到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即使数学成绩是40分,也要有“曾经是4分,这也是一种进步”的自我感化和激励。
如果不能被模仿,那也是单一的实现与成功。我们关注它,是希望,从这些缝隙里透出来的光亮中,寻找到可能的再造“梦”路径。
2013年7月3日,湘威人文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湘威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六年级)典礼召开。湘威公司老板陈立宗在致辞中说,“18个月前,没有多少人相信我们能在湖南山城小县从台湾引进双语教学让所有员工的子女有好学校念,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一届我们子弟学校的毕业典礼。谢谢Rita校长(李视芳)的全身心投入,不但带动了老师们,也温暖了每一个孩子,当一个孩子因为讲义气上台领奖时,我看到期待的‘发现孩子差异优势’理念被贯彻执行了。”
台下,是雷动的掌声和穿着学士服的孩子们的笑脸。
小山城的产业引进
“湘威”第一次被蓝山老百姓所熟知,源于蓝山县县委书记魏湘江的一句“广告词”。
2008年11月底,魏湘江到蓝山履新担任县委书记。在考察了隔壁广东连州、韶关等热火朝天的产业发展形势后,他触动很大,认为蓝山区位的独特在于处“楚尾粤头”,随着永连、蓝嘉、二广、厦蓉高速公路的建设,蓝山理应成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的公路交通枢纽,理应打造“产业蓝山”。
2009年初,台湾钻石集团了解到蓝山县委、县政府发展“产业蓝山”这一全新理念,主动与县委、县政府衔接,在蓝山上马总投资5000万元的湘威运动用品二期项目,并带动众多外商纷纷来蓝山投资办厂。
据蓝山县商务局2012年的工作简报中显示,台湾湘威等6家台资骨干企业完成产值2.43亿元,占该县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5.2%,出口额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4%,蓝山县也因此成为湖南省出口大县之一,并在全省范围内多次作为典型推广。
老板有颗做教育的心湘威,在改变蓝山经济数据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
的观念和视野。这里的员工,也受到了当地人特别的羡慕和尊重。
但是,2009年,一个湘威的员工曾跟他的蓝山亲戚说,“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他们的打工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光鲜。
汪兆丰是蓝山县塔峰镇新民村人,早前在广东一家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打工,2008年回到蓝山。此前,他的两个小孩一个在蓝山县城北中心小学上学,另一个则在隔壁的三蓝小学,为此,他和妻子只能每人负责接送一个,忙得够呛,与此同时,每天都很担心小孩的安全。
而事实上,汪兆丰的同事更多是外地人,他们来自广东、四川、江西等地,来到蓝山也不过几年时间,却都苦恼于同样的问题——每天需要骑车将小孩送去周边零散的几所小学,而“办学环境和条件,与他们之前在广东城市里小孩就读的学校相比,相去甚远”。
“如何给员工创造更多幸福感”,或许是每一个企业经理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湘威的老板也不例外——“学校的建立,在最开始,的确就是一个他的简单的希望‘公司员工子弟能有比较好的教育环境’而促成。”
老板名叫陈立宗,1976年出生,台湾人,大学时曾在台湾一家顶级律师事务所实习,现为台湾钻石集团营运长,湘威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其父陈正夫即台湾钻石集团董事长。
这个新浪微博注册名为“LTC陳校長”的企业老板,微博的自我介绍是一行简单的繁体字:我的职业与教育无关,只是门徒多了一点。
政府“全力支持”
在蓝山县教育局副局长伍绍勤看来,随着台湾企业的到来,台湾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观念等,开始深刻而细微地影响着蓝山人。
这也间接促成了一所台湾式教育学校的建成。
2009年上半年,陈立宗与魏湘江在一次座谈中表示,希望“为员工子弟以及附近村镇居民办一所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在他最初的描述中,这所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尽可能创新、多元和先进,并尝试艺术和人文教育”。
湘威人文实验学校即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政府对此的表态是:“办学校,全力支持”。
一个想办学校的台湾老板,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发挥着与他的企业在这片土地上实力相当的影响力。很快,蓝山县政府与蓝山县塔峰镇果木村签订相关协议,租用位于该村的城北中心小学校址,再对原学校的学生进行分流。除了果木村村民的小孩,其他孩子则去往隔壁小学上学。
既然是台湾式教育,管理者当然很重要。陈立宗在多方打听后,从一位律师朋友那了解到一个名叫李视芳的儿童教育工作者。
李视芳是台湾一名儿童教育学博士,曾在台湾多所公立及私立学校任教并担任管理职务。她整个学术生涯主修儿童心理学,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所谓的“养成教育”,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差异化优势”,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leader”——即有“领导者”的视野及格局,良好的心性和担当。在跟李视芳畅聊了数小时后,陈立宗被她的教育观念打动,邀请她来到蓝山帮助办校。
从2011年7月蓝山县政府与县教育局“斡旋实小(湘威学校)建校位置”到最后学校拿到办校许可证,时间不过5个月。之后,由蓝山县教育局出面,帮助李视芳在其他学校找到一些愿意试点的学生,由湘威学校的教师进行一系列试点艺术类教育。
2012年9月,湘威人文实验学校挂牌成立。坐在主席台的陈正夫和陈立宗,被进入新学校的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陈爷爷”和“陈叔叔”。陈立宗和孩子们合影,爱好运动的他还许诺跟孩子们一起玩篮球。
[三问“自由教室”]老师们为什么愿意来这教书
伍绍勤说,根据学校学生的人数,教育局通过招聘给学校配备了17名公办教师,这些公办教师理论上跟其他学校公办教师待遇一样,但在湘威学校内部,会有来自公司的一些福利待遇。“这些福利和待遇,具体体现在湘威学校会不定期进行一些活动考评和日常管理考评等,评出一二三等奖等奖项,并给出200到500元的奖励。”
尽管如此,李视芳认为,这17名教师来教育300多名孩子还是不够。她后来又通过其他渠道招了10名民办教师。这些教师由湘威公司发工资,待遇和公办教师所差无几。不过,蓝山县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分析认为,湘威吸引人之处远不止于这里的校长来自台湾,而是在他们看来更加实际的物质可能:首先,他们享受的是几乎私企的待遇、公办的保障;其次,乡镇教师可以进城;再次,试点学校,机会更多……
学校副校长王志敏是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此前在蓝山县火市中学教初中体育兼教务处主任。他认为,湘威学校“管理更规范,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最重要的,他可以跟家人生活在城里。而在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黄钰涵看来,来到这所学校的“好处”有更具体的计算,“一个学期可以多1000到1500元奖金”。
为此,他们愿意配合校长各种在他们看来有些“奇怪”、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教育教学方式。除了“养成教育”、“培养孩子的人格”,他们中的大部分教师都学会了电脑制图、制作PPT、PS等技能,尽管这花去了他们几个月的周末休息时间和大片脑细胞。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
湘威学校的场地由蓝山县教育局出面搞定,设备也由教育局统一调配,这花了40多万元教育资金。伍绍勤说,这个数目,放在规模相当的公办学校,也不过如此。与此同时,湘威公司在学校投入方面可谓“财大气粗”,在先期投入中,公司就已经有260万元的支出。
老家在岳阳的贺云峰说,女儿贺黄逸非常喜欢去学校。以前在老家,小孩经常不愿意去(上学),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老师也不怎么管,父母很担心。现在3岁的女儿喜欢音乐和美术,已经学会用英文跟父母说“谢谢”了。
6月,专门针对学生的小型棒球场、打击乐训练场以及绘画墙在湘威公司厂区内规划投建,潇湘晨报记者到达的时候,几名工人正对一片荒地进行修整。李视芳说,到明年,学校的学生就能在这里穿着棒球服打棒球了——而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校服,就是造价超过300元的有极鲜明台湾风格的漂亮棒球服。
这种软硬件方面的投入,让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尝试可以尽可能地施展手脚。李视芳也承认,尽管学校学生同样依据公办学校学生统一收取200元/学期的费用(主要用于购买保险、校服等,学生的中餐在学校解决,不再另行收取费用),学校也没有寄宿生,但湘威公司对一个孩子一学期的成本投入,远高于民办教育机构的学生成本。
还会有更多“自由教室”出现吗
在蓝山县另一所小学的一名副校长看来,李视芳“是企业聘用,企业发工资,当然不用担心升学率”。
这名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人士说,事实上,提倡素质教育、新教改,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学校,基本都在做,“但也大多停留在提倡的层面上,做不透,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贯彻落实的考评体制”。
“没有一所学校不在乎升学率,除非学校管理者完全不用在乎。”他说。去年,在该人士所在的学校与湘威学校等其他30多所小学进行的县教育局考核当中,他所在学校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湘威学校很多,却没有拿到“最优”。他认为,这是教育局相对“照顾”湘威学校的表现。
这名副校长说,“如果没有学校的特殊背景,或许也不会有这种照顾。不过,这所学校目前好的东西我们也的确在学习,教育局也专门开过校长会请李校长讲过课,要求我们学习他们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如果是好的东西,谁都不愿意拒绝。”他说,根据几次开校长会的形势,“自由教室”很有可能成为大家的学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