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衢州的做法是,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精神血脉——在这里,关于传统之美的文章正在被做大做强。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与衢州学院联合成立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并将衢州作为国情调研基地,就是基于近年来衢州对于传统文化开掘的高度重视。
从2004年衢州首次举办“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祭孔大典”起,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日都进行祭祀典礼。几年间,政府出资组织修缮孔氏南宗家庙,建立国际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并连续举办了3届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和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参与全球联合祭孔。
截至目前,衢州已先后整理编纂了《衢州简史》、《南宗祭孔》、《柯山棋话》、《儒雅衢州》、《历史文化名城衢州》等一批史料、专著。
美,在江山廿八都被很好地保护与传承着。小雨淅沥中,廿八都,这座有着900多年历史、地处浙闽赣交界处的古村落慢慢映入眼帘。沿着村口那条不宽不窄的羊肠小道一步步前行,集徽派、闽派、赣式、客家等多种建筑风格的民居一一展示各自的风貌,精致细腻中不乏大气恢弘。
江山市最早在2001年就提出保护廿八都。江山市旅游局局长毛舒锋说,2006年至今,仅一期保护就投入了1个多亿,明年打算开始二期修复,致力于打造一个多文化的休闲之都。
在衢州开化,我们又看到了传统之美活在当代的另一种状态。根雕这门传统手艺,正在当地政府与手艺人的悉心呵护下不断发扬光大。
2005年,衢州开化投资4.5亿元兴建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园”的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现已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目前,园内藏有根雕作品2000余件,最宏伟的要数根雕大师徐谷青与他的100多位徒弟花费15年倾力打造的巨型根雕群五百罗汉,现已成为世界吉尼斯纪录申报项目。
根雕这门技艺的传承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目前,在开化,已拥有根艺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每年加工创作的根艺作品在30万件以上。
在这里,传统之美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生态之美。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化提出了生态之县的口号,关停县内所有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小化工厂。如今,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了开化人的共识。
走进音坑乡下淤村村口,迎面就是阡陌纵横,流水潺潺,不禁感慨,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
“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婚纱摄影基地,每天都有几十对甚至上百对情侣来拍婚纱照。”看着自己一手建起来的乡村美景,村委会主任叶志廷很自豪。
在村里,我们还看到,污水处理池被大片的野花掩盖,每家每户的畜禽都被集中到村里的饲养区内,住“宿舍”过“集体”生活。
一户户农家乐、大片的采摘园,一张张溢满微笑的面容。“诗意的栖居”——在这样的小村庄生动地呈现,山清水秀,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景象,这就是最淳朴的村民对自然的态度,对美的追求。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玉能感叹,衢州塑造的乡村美学,已经具体化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这一理念不仅对广大百姓有利,而且对研究生态美学的学者也有启发。